威斯尼斯人·60555(中国)官方网站
威斯尼斯人60555|两个男孩子的车图|凤凰大影响威尼斯特刊:前威尼斯电影节主席
编者按ღღ★:这篇文章所述之事是凤凰记者在进行“电影修复”系列策划采访时无意中听到的ღღ★,由于它可能涉及我国珍贵胶片的损坏ღღ★,我们便对此事进行了进一步追查ღღ★。虽然事情发生在2005年ღღ★,但兹事体大ღღ★,我们认为有必要将其公之于众ღღ★。以下所有采访摘录均有录音为依据ღღ★,也同时欢迎了解此事真相的人与我们及时联系ღღ★,凤凰电影将持续关注此事进展ღღ★。
资料馆称ღღ★,马可-穆勒当年以“学术交流”为名从中资馆处借出这10部电影ღღ★,并“变相”将其据为己有ღღ★。
凤凰网娱乐讯记者波米报道八年前ღღ★,正值“中国电影百年”纪念ღღ★,当时曾有一则新闻在各大媒体平台上同时出现ღღ★,虽然标题不尽相同ღღ★,但其内容基本一致ღღ★:威尼斯主席马可-穆勒(Marco Mller)将帮助中国修复10-15部经典老电影ღღ★。用现在的话讲ღღ★,这是“喜大普奔”的事ღღ★,媒体在当时也对马可-穆勒多有溢美之词在他担任威尼斯主席期间ღღ★,华人导演曾连续三年问鼎金狮奖ღღ★。而马可-穆勒从未否认过自己所施加的影响力ღღ★。或许因为这样的“恩惠”ღღ★,也或许因为国内媒体的不求甚解ღღ★,有关那次活动“修复效果如何”ღღ★、“是否在国内展映”以及“修复版归属何处”等事件一直鲜有报道ღღ★。
八年后ღღ★,我们在围绕“电影修复”话题进行采访时ღღ★,从中国电影资料馆(后称“中资馆”)处得知了这件事的原委和经过ღღ★,中资馆方面道出的内幕让人颇为惊讶ღღ★:
马可-穆勒当年以“学术交流”为名从中资馆处借出这10部电影ღღ★,随后他的团队甩开了中方人员在罗马和博洛尼亚完成修复工作并将修复版版权据为己有ღღ★。而中资馆所提供的珍贵胶片也因这次修复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损毁ღღ★,其中《新女性》的原始负片完全被毁ღღ★,造成的损失无法估量资料馆同时表示ღღ★,马可-穆勒将修复版在威尼斯ღღ★、巴黎及纽约等地都进行了展映ღღ★,唯独没有表达过任何拿到中国放映的意思ღღ★,修复版始终牢牢握在他们手中ღღ★。而他因展映而拉来的赞助商也可能为其本人带来了不少“好处”ღღ★,这其中包括了普拉达基金会(Fondazione Prada)数十万欧元的捐助基金ღღ★。
凤凰记者就此事独家采访了马可-穆勒本人ღღ★、中国电影资料馆ღღ★、普拉达基金会以及其它相关从业人士ღღ★,力求还原事件真相ღღ★。
中资馆方面给出的说法大体上为上文呈现的版本两个男孩子的车图ღღ★。而马可-穆勒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所述内容则大概是这样ღღ★:
2005年1月ღღ★,马可穆勒称自己在拿到中国电影资料馆这10部电影的素材后ღღ★,找到了当时在美国任职的修复师尼古拉-马赞蒂帮他在罗马的Technicolor公司进行这10部电影的修复ღღ★,马赞蒂曾为多部“卓别林电影”做过修复ღღ★,他本人也是著名的“博洛尼亚修复实验室”(LImmagine Ritrovata)的创始人之一ღღ★,但这次修复此工作室并没参与ღღ★。①最开始修复这10部华语电影的资金大概有30万欧元ღღ★,其中15万由普拉达基金会提供ღღ★,另外15万则由威尼斯双年展(La Biennale di Venezia)提供ღღ★。
穆勒称ღღ★,自打修复刚一开始时ღღ★,马赞蒂就不断向他汇报“中资馆提供素材不全”这一情况ღღ★,比如《小城之春》的胶片遗失了一段20秒的戏ღღ★。马可-穆勒表示ღღ★,连他在中国街边随手买的盗版碟里都有这20秒内容ღღ★。②而且自己在参加一个座谈会时威斯尼斯人60555ღღ★,还看到资料馆带去的《小城之春》中也有这些内容ღღ★,这让他非常震惊ღღ★。
另一方面ღღ★,穆勒认为中资馆提供的胶片版本已经很差了ღღ★,他说这10部中一些电影拷贝甚至是60-80年代才翻录的ღღ★,根本没有办法进行修复ღღ★。穆勒称自己曾与中资馆方面不断进行沟通ღღ★,希望对方可以提供更好的素材ღღ★,但中资馆“根本不愿意管”ღღ★。所以修复工作在大概进行到一半时就停止了ღღ★。
至于后来的放映ღღ★,马可穆勒认为这些电影到现在还没有修完ღღ★,不好意思拿出来“见人”ღღ★,普拉达基金会也很不满意ღღ★。在威尼斯影展放过一次?穆勒对此的解释是ღღ★:“威尼斯花了那么多钱当然还是要放一场ღღ★。”但对于在纽约林肯中心的放映ღღ★,穆勒称那完全是广电总局给他写信要求放的ღღ★,他对此很不情愿ღღ★。
至于为什么没有将修复版拿到中国来放映ღღ★,马可穆勒称ღღ★,那是因为资料馆没有继续给他们提供素材ღღ★,这些电影还没修完ღღ★,所以他不愿意拿给中国观众放ღღ★,不过虽然这些修复版的拷贝则存放于威尼斯双年展的仓库里ღღ★,但他们早把一套修复版的DVD交给了资料馆ღღ★。
①记者向马可穆勒念了他当时接受《参考消息》的专访ღღ★;当时他所透露的10部电影修复总成本是60万欧元ღღ★。穆勒马上改口称“那就是60万ღღ★。”ღღ★,并补充说ღღ★,“如果想继续修复要花到100万的ღღ★。”但后来记者再继续追问资金如何分配时ღღ★,马可穆勒称自己“具体数字记不清了威斯尼斯人60555ღღ★,ღღ★。”
②就马可穆勒当时所说的国内座谈会ღღ★,是2005年的“回顾与展望纪念中国电影100周年国际论坛”ღღ★,而这个论坛当年也发了通稿ღღ★。通稿上清楚的写着《小城之春》其实只是放映了片段两个男孩子的车图ღღ★,而且从通稿的字句可以推断ღღ★,这个会上《小城》片源是由马可穆勒自己提供的ღღ★。穆勒随即改口说ღღ★,那次的《小城之春》确实是个两分钟的片段ღღ★,“当时我是为了告诉大家ღღ★,这10部电影里95%的画面都和这个示范片段修复水平的差不多ღღ★。”
不过从更多信息点上推翻这套说辞的还是当时作为中资馆代表前往意大利的左英ღღ★:“马可-穆勒和我们当中肯定有一个在说谎话ღღ★。”左英向记者回忆起了他当时出差的经过ღღ★,“首先ღღ★,整个电影修复工程是在罗马和博洛尼亚两个城市的两家机构分别完成的ღღ★,当时罗马的Technicolor主要负责影片后期的调色及合成工序ღღ★;而博洛尼亚修复实验室则负责扫描及其他前期修复环节ღღ★,每一个电影都是分这两大块在这两个地方修的ღღ★。而且我清楚的记得我们刚到罗马的时候ღღ★,连个接机的人都没有ღღ★,我们等了半天才来了一个中国留学生给我们送长途车的票ღღ★,这车票就是从罗马坐到博洛尼亚的ღღ★。”
而关于修复时是否有马赞蒂就不断抱怨“中资馆提供素材不全”的情况ღღ★,左英也断然否认ღღ★,“当时我们领导很重视这件事ღღ★,一听说是修复过卓别林的人要来给咱们修片子威尼斯ღღ★,怎么可能给他不怎么样的素材?实际上ღღ★,当时我们是邀请马赞蒂亲自到我们位于西安的片库里让他一条一条挑选的ღღ★,他在我们的库里整整挑了一天ღღ★,怎么可能还素材不全?”
而且左英还谈到了一个更为重要的问题底片损毁ღღ★。“这些素材拿出去的时候没问题ღღ★,但他们还回来时就不一样了ღღ★。他们当时在修复之前实际上用了湿印法把胶片过了一遍水ღღ★,但在湿印之后要风干这些胶片才行ღღ★,如果不经风干就放回库里ღღ★,胶片很快就会变质的ღღ★。他们并没告知我们这一点ღღ★,最后还回来的胶片或多或少都出现了问题ღღ★,其中最严重的是《新女性》ღღ★,几乎可以说是完全损毁了ღღ★。而且恰恰这部电影提供给他的还是负片ღღ★。这使得我们后来自己再修复《新女性》时都只能用其它拷贝来修了ღღ★。”
负片ღღ★,即电影拍摄所用胶片ღღ★,其唯一性和珍贵程度相当于作家的手稿ღღ★。如果一部电影的其他拷贝损毁ღღ★,理论上都可以根据负片再翻正一版ღღ★;但如果负片本身被损毁ღღ★,其损失则是不可挽回的ღღ★。而一部电影的重要性越高ღღ★,这一损失所造成的影响也就越大ღღ★。拍摄于1934年的《新女性》是我国著名演员阮玲玉的代表作ღღ★,也是我国女性主义电影的里程碑之作ღღ★,此片导演是“第二代”代表人物蔡楚生ღღ★,而作曲则是《国歌》作者聂耳《新女性》的重要性无需多言ღღ★。就在发稿前一天ღღ★,左英先生再次前往了中资馆位于西安的片库ღღ★,亲自确认了《新女性》负片被毁的样貌ღღ★。他告诉记者ღღ★,必要时甚至可以提供相关图片ღღ★。
而另一个应予以考证的信息点是这次修复能否带来收益ღღ★。左英透露ღღ★:“中资馆向马可-穆勒方面提供了这10部电影的原始素材ღღ★,但他们除了负责我们俩7天的食宿以外ღღ★,什么也没给我们ღღ★。他说的那个高清DVDღღ★,我们这儿根本没人见过ღღ★。”那么ღღ★,马可-穆勒是否凭这10部电影捞到“好处”呢?左英称ღღ★,“起码他在巴黎办过展映ღღ★,那次他让总局的人与使馆方面协调来着ღღ★,总局的人后来跟我们说ღღ★,仅那一次的展映他就拿了30万欧元的赞助ღღ★。”
不仅是展映ღღ★,这些电影的DVD发行权都有可能已经被卖到了世界各地ღღ★。记者在Cinema-epoch一家总部位于洛杉矶ღღ★、专售邪典片和外语片的碟商的官网上看到了2005年被穆勒带到意大利的这10部影片ღღ★,除了这些ღღ★,那家网站还出售着同时期的许多中国电影ღღ★。那些电影也是以同样的方式被带到海外?是否有更多人在借修复之名倒卖中国老片片源呢?
记者向碟商Cinema-epochღღ★、威尼斯双年展以及普拉达基金会分别发送了相应内容的邮件ღღ★,但Cinema-epoch及威尼斯双年展方面至今没有回复ღღ★。而普拉达基金会的新闻官Andrea Goffo则在回信中称ღღ★,他们确实曾与马可-穆勒一同进行过电影修复工程ღღ★,但具体细节还请记者咨询马可-穆勒本人ღღ★。记者从另一可靠信息源得知ღღ★,这封置评邮件让普拉达基金会内部十分震惊ღღ★,他们在给记者正式反馈之前先行告知了马可-穆勒ღღ★,但其具体商讨结果不得而知ღღ★。
事实上ღღ★,这10部电影实际上是属于超过50年版权保护期的“公版电影”ღღ★。那么ღღ★,马可-穆勒若真以这样的形式拿到修复版片源ღღ★,是否涉及侵权ღღ★,又是否可以获益呢?
对此记者访问了从事正版DVD制作的工作人员ღღ★,对方表示ღღ★,“即便中资馆所提供的原始胶片属于公版状态ღღ★,但一旦脱离原始胶片而翻制成“修复版”ღღ★,后者的版权期限就要进行重新计算威斯尼斯人60555ღღ★。”这样理解ღღ★,马可-穆勒其实是钻了一个法律空子ღღ★:他从资料馆搞到“公版”胶片ღღ★,在没有与资料馆签署有效合同的情况下ღღ★,制作了带有单独版权的“修复版电影”ღღ★;他即便再把“公版”胶片还回去ღღ★,自己也握有这10部电影的版权了ღღ★。而且那些年代久远的“公版”胶片ღღ★,尤其是负片ღღ★,则根本不具备直接放映可能ღღ★。很合理的一个推论是ღღ★,当《新女性》原始底片因马可-穆勒而完全损毁之后ღღ★,他手上根据原始底片修复的这个版本自然会价值陡增ღღ★。国内电影修复专家吴觉人先生表示ღღ★,“以当时那个年代的胶片质量而论ღღ★,按其它翻正胶片扫描出来的画质可能仅是用负片扫出来的1/3-1/8ღღ★。而如果用那种放映过很多次的普通拷贝扫描ღღ★,画质差距可能还要大ღღ★。”可见威斯尼斯人60555官网ღღ★。ღღ★,马可-穆勒现在手上的修复版《新女性》几乎已成“孤本”ღღ★,其价值也就不言而喻了ღღ★。
不过ღღ★,《新女性》负片的损毁也给马可-穆勒带来了一定风险威斯尼斯人60555ღღ★。据德和衡律师事务所的姚克枫律师介绍说ღღ★,我国的著作权法在划分时分为“著作人身权”和“著作财产权”ღღ★,上文所指的“50年保护期”仅适用于“著作财产权”ღღ★;法律对“著作人身权”的保护则是永久的ღღ★。而“著作人身权”中包括了“保护作品完整权”ღღ★,即保护作品不受歪曲ღღ★、篡改的权利ღღ★。“如果是一些非主观因素导致了电影胶片的损毁ღღ★,那么他实际上侵犯了物品所有方的物权ღღ★。但如果有证据证明ღღ★,这个人是故意损毁的电影负片ღღ★,那么它就相当于是在损毁作者手稿的那类情况ღღ★,这就可能牵扯到侵犯著作人身权的事情了ღღ★,性质就变了ღღ★。”
当然ღღ★,无论马可-穆勒是否有故意损毁原始底片的动机ღღ★,中资馆作为胶片的保存方ღღ★,轻易将珍贵底片送出国门ღღ★,显然也有失当之处ღღ★。这些年因“缺少相关经验”而屡遭“涉外机构”暗算的事例也不仅仅局限在电影领域ღღ★。按目前这件事的信息判断ღღ★,双方都应对《新女性》负片被毁承担部分责任ღღ★。
马克-穆勒七十年代留学中国ღღ★,后先后担任多个电影节的主席ღღ★,是把中国电影推向世界的第一人ღღ★。对于内地的从业者与媒体而言ღღ★,马克有着“白求恩”般亲民的形象ღღ★。他的中方选片人兼助理说ღღ★,“马克-穆勒先生为中国电影操劳了一辈子”这个光环帮助了他在内地文化领域畅通无阻ღღ★,《新女性》胶片损毁事件的四年后ღღ★,马克-穆勒再次以修复之名得到了一家外国表业高达175万的赞助费ღღ★。这一次ღღ★, 他打算修复谢晋导演的《舞台姐妹》ღღ★。此事后来无结果ღღ★,其原因也众说纷纭ღღ★。不过中资馆的左英强调ღღ★,在中国内地ღღ★,一部电影的修复费用大概15万人民币左右ღღ★。
当记者询问多位业内人士请求置评时ღღ★,更戏剧性的一幕出现了ღღ★。人们对马可的看法出奇的一致ღღ★:“此人做这种事毫不稀奇ღღ★。”一位曾在威尼斯获奖的电影人还讲了另外的桥段ღღ★,马可-穆勒“建议”某内地导演往自己影片中多加“社会阴暗面”ღღ★,并保证这样可以获奖ღღ★。这位导演踌躇满志ღღ★,最终空手而归ღღ★。类似的段子在圈子里总会流传得很快ღღ★,但看起来并未影响马克先生的左右逢源两个男孩子的车图ღღ★。在他们心目中ღღ★,马克-穆勒仍是那位曾经帮助华语电影赢得金狮ღღ★,并在未来日子里继续为我们提供福祉与关注度的“大人物”ღღ★。从“江湖老手”到“意大利的白求恩”ღღ★,到底是谁保护了他的羽毛?
本文所有采访均为记者一手采集所得ღღ★,转载请注明出处ღღ★。此文采访信息源包括但不限于ღღ★:中国电影资料馆ღღ★,普拉达基金会ღღ★,马可-穆勒及其中方选片人ღღ★,姚克枫律师ღღ★,吴觉人ღღ★,妖灵妖ღღ★,太平梳打ღღ★;特别鸣谢ღღ★:徐元ღღ★。
资料馆称ღღ★,马可-穆勒当年以“学术交流”为名从中资馆处借出这10部电影两个男孩子的车图ღღ★,并“变相”将其据为己有威斯尼斯人60555ღღ★。
凤凰网娱乐讯记者波米报道八年前ღღ★,正值“中国电影百年”纪念ღღ★,当时曾有一则新闻在各大媒体平台上同时出现ღღ★,虽然标题不尽相同ღღ★,但其内容基本一致ღღ★:威尼斯主席马可-穆勒(Marco Mller)将帮助中国修复10-15部经典老电影ღღ★。用现在的话讲ღღ★,这是“喜大普奔”的事ღღ★,媒体在当时也对马可-穆勒多有溢美之词在他担任威尼斯主席期间ღღ★,华人导演曾连续三年问鼎金狮奖ღღ★。而马可-穆勒从未否认过自己所施加的影响力ღღ★。或许因为这样的“恩惠”ღღ★,也或许因为国内媒体的不求甚解ღღ★,有关那次活动“修复效果如何”ღღ★、“是否在国内展映”以及“修复版归属何处”等事件一直鲜有报道ღღ★。
八年后ღღ★,我们在围绕“电影修复”话题进行采访时ღღ★,从中国电影资料馆(后称“中资馆”)处得知了这件事的原委和经过ღღ★,中资馆方面道出的内幕让人颇为惊讶ღღ★:
马可-穆勒当年以“学术交流”为名从中资馆处借出这10部电影ღღ★,随后他的团队甩开了中方人员在罗马和博洛尼亚完成修复工作并将修复版版权据为己有ღღ★。而中资馆所提供的珍贵胶片也因这次修复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损毁ღღ★,其中《新女性》的原始负片完全被毁ღღ★,造成的损失无法估量资料馆同时表示ღღ★,马可-穆勒将修复版在威尼斯ღღ★、巴黎及纽约等地都进行了展映ღღ★,唯独没有表达过任何拿到中国放映的意思ღღ★,修复版始终牢牢握在他们手中ღღ★。而他因展映而拉来的赞助商也可能为其本人带来了不少“好处”ღღ★,这其中包括了普拉达基金会(Fondazione Prada)数十万欧元的捐助基金ღღ★。
凤凰记者就此事独家采访了马可-穆勒本人ღღ★、中国电影资料馆ღღ★、普拉达基金会以及其它相关从业人士ღღ★,力求还原事件真相ღღ★。
中资馆方面给出的说法大体上为上文呈现的版本ღღ★。而马可-穆勒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所述内容则大概是这样ღღ★:
2005年1月ღღ★,马可穆勒称自己在拿到中国电影资料馆这10部电影的素材后ღღ★,找到了当时在美国任职的修复师尼古拉-马赞蒂帮他在罗马的Technicolor公司进行这10部电影的修复ღღ★,马赞蒂曾为多部“卓别林电影”做过修复ღღ★,他本人也是著名的“博洛尼亚修复实验室”(LImmagine Ritrovata)的创始人之一ღღ★,但这次修复此工作室并没参与ღღ★。①最开始修复这10部华语电影的资金大概有30万欧元ღღ★,其中15万由普拉达基金会提供ღღ★,另外15万则由威尼斯双年展(La Biennale di Venezia)提供ღღ★。
穆勒称ღღ★,自打修复刚一开始时ღღ★,马赞蒂就不断向他汇报“中资馆提供素材不全”这一情况两个男孩子的车图ღღ★,比如《小城之春》的胶片遗失了一段20秒的戏ღღ★。马可-穆勒表示ღღ★,连他在中国街边随手买的盗版碟里都有这20秒内容ღღ★。②而且自己在参加一个座谈会时ღღ★,还看到资料馆带去的《小城之春》中也有这些内容ღღ★,这让他非常震惊ღღ★。
另一方面ღღ★,穆勒认为中资馆提供的胶片版本已经很差了ღღ★,他说这10部中一些电影拷贝甚至是60-80年代才翻录的ღღ★,根本没有办法进行修复ღღ★。穆勒称自己曾与中资馆方面不断进行沟通ღღ★,希望对方可以提供更好的素材ღღ★,但中资馆“根本不愿意管”ღღ★。所以修复工作在大概进行到一半时就停止了ღღ★。
至于后来的放映两个男孩子的车图ღღ★,马可穆勒认为这些电影到现在还没有修完ღღ★,不好意思拿出来“见人”ღღ★,普拉达基金会也很不满意ღღ★。在威尼斯影展放过一次?穆勒对此的解释是ღღ★:“威尼斯花了那么多钱当然还是要放一场ღღ★。”但对于在纽约林肯中心的放映石化工业ღღ★,ღღ★,穆勒称那完全是广电总局给他写信要求放的ღღ★,他对此很不情愿ღღ★。
至于为什么没有将修复版拿到中国来放映ღღ★,马可穆勒称ღღ★,那是因为资料馆没有继续给他们提供素材ღღ★,这些电影还没修完ღღ★,所以他不愿意拿给中国观众放ღღ★,不过虽然这些修复版的拷贝则存放于威尼斯双年展的仓库里ღღ★,但他们早把一套修复版的DVD交给了资料馆ღღ★。
①记者向马可穆勒念了他当时接受《参考消息》的专访ღღ★;当时他所透露的10部电影修复总成本是60万欧元ღღ★。穆勒马上改口称“那就是60万ღღ★。”ღღ★,并补充说ღღ★,“如果想继续修复要花到100万的ღღ★。”但后来记者再继续追问资金如何分配时ღღ★,马可穆勒称自己“具体数字记不清了ღღ★。”
②就马可穆勒当时所说的国内座谈会ღღ★,是2005年的“回顾与展望纪念中国电影100周年国际论坛”ღღ★,而这个论坛当年也发了通稿威斯尼斯人60555ღღ★。通稿上清楚的写着《小城之春》其实只是放映了片段ღღ★,而且从通稿的字句可以推断ღღ★,这个会上《小城》片源是由马可穆勒自己提供的ღღ★。穆勒随即改口说ღღ★,那次的《小城之春》确实是个两分钟的片段ღღ★,“当时我是为了告诉大家澳门尼威斯人网站ღღ★,这10部电影里95%的画面都和这个示范片段修复水平的差不多ღღ★。”
不过从更多信息点上推翻这套说辞的还是当时作为中资馆代表前往意大利的左英ღღ★:“马可-穆勒和我们当中肯定有一个在说谎话ღღ★。”左英向记者回忆起了他当时出差的经过ღღ★,“首先ღღ★,整个电影修复工程是在罗马和博洛尼亚两个城市的两家机构分别完成的ღღ★,当时罗马的Technicolor主要负责影片后期的调色及合成工序ღღ★;而博洛尼亚修复实验室则负责扫描及其他前期修复环节ღღ★,每一个电影都是分这两大块在这两个地方修的ღღ★。而且我清楚的记得我们刚到罗马的时候ღღ★,连个接机的人都没有ღღ★,我们等了半天才来了一个中国留学生给我们送长途车的票ღღ★,这车票就是从罗马坐到博洛尼亚的ღღ★。”
而关于修复时是否有马赞蒂就不断抱怨“中资馆提供素材不全”的情况ღღ★,左英也断然否认ღღ★,“当时我们领导很重视这件事ღღ★,一听说是修复过卓别林的人要来给咱们修片子ღღ★,怎么可能给他不怎么样的素材?实际上ღღ★,当时我们是邀请马赞蒂亲自到我们位于西安的片库里让他一条一条挑选的威斯尼斯人60555ღღ★,他在我们的库里整整挑了一天ღღ★,怎么可能还素材不全?”
而且左英还谈到了一个更为重要的问题底片损毁ღღ★。“这些素材拿出去的时候没问题ღღ★,但他们还回来时就不一样了ღღ★。他们当时在修复之前实际上用了湿印法把胶片过了一遍水ღღ★,但在湿印之后要风干这些胶片才行ღღ★,如果不经风干就放回库里ღღ★,胶片很快就会变质的ღღ★。他们并没告知我们这一点ღღ★,最后还回来的胶片或多或少都出现了问题ღღ★,其中最严重的是《新女性》ღღ★,几乎可以说是完全损毁了ღღ★。而且恰恰这部电影提供给他的还是负片ღღ★。这使得我们后来自己再修复《新女性》时都只能用其它拷贝来修了ღღ★。”
负片ღღ★,即电影拍摄所用胶片ღღ★,其唯一性和珍贵程度相当于作家的手稿ღღ★。如果一部电影的其他拷贝损毁ღღ★,理论上都可以根据负片再翻正一版ღღ★;但如果负片本身被损毁ღღ★,其损失则是不可挽回的ღღ★。而一部电影的重要性越高ღღ★,这一损失所造成的影响也就越大ღღ★。拍摄于1934年的《新女性》是我国著名演员阮玲玉的代表作ღღ★,也是我国女性主义电影的里程碑之作ღღ★,此片导演是“第二代”代表人物蔡楚生ღღ★,而作曲则是《国歌》作者聂耳《新女性》的重要性无需多言ღღ★。就在发稿前一天ღღ★,左英先生再次前往了中资馆位于西安的片库ღღ★,亲自确认了《新女性》负片被毁的样貌ღღ★。他告诉记者ღღ★,必要时甚至可以提供相关图片ღღ★。
而另一个应予以考证的信息点是这次修复能否带来收益ღღ★。左英透露ღღ★:“中资馆向马可-穆勒方面提供了这10部电影的原始素材ღღ★,但他们除了负责我们俩7天的食宿以外ღღ★,什么也没给我们ღღ★。他说的那个高清DVDღღ★,我们这儿根本没人见过ღღ★。”那么ღღ★,马可-穆勒是否凭这10部电影捞到“好处”呢?左英称两个男孩子的车图ღღ★,“起码他在巴黎办过展映ღღ★,那次他让总局的人与使馆方面协调来着威斯尼斯人ღღ★,总局的人后来跟我们说ღღ★,仅那一次的展映他就拿了30万欧元的赞助ღღ★。”
不仅是展映ღღ★,这些电影的DVD发行权都有可能已经被卖到了世界各地ღღ★。记者在Cinema-epoch一家总部位于洛杉矶ღღ★、专售邪典片和外语片的碟商的官网上看到了2005年被穆勒带到意大利的这10部影片ღღ★,除了这些ღღ★,那家网站还出售着同时期的许多中国电影ღღ★。那些电影也是以同样的方式被带到海外?是否有更多人在借修复之名倒卖中国老片片源呢?
记者向碟商Cinema-epochღღ★、威尼斯双年展以及普拉达基金会分别发送了相应内容的邮件ღღ★,但Cinema-epoch及威尼斯双年展方面至今没有回复ღღ★。而普拉达基金会的新闻官Andrea Goffo则在回信中称澳门尼威斯人网站ღღ★,他们确实曾与马可-穆勒一同进行过电影修复工程ღღ★,但具体细节还请记者咨询马可-穆勒本人ღღ★。记者从另一可靠信息源得知ღღ★,这封置评邮件让普拉达基金会内部十分震惊ღღ★,他们在给记者正式反馈之前先行告知了马可-穆勒ღღ★,但其具体商讨结果不得而知ღღ★。
事实上ღღ★,这10部电影实际上是属于超过50年版权保护期的“公版电影”ღღ★。那么ღღ★,马可-穆勒若真以这样的形式拿到修复版片源ღღ★,是否涉及侵权ღღ★,又是否可以获益呢?
对此记者访问了从事正版DVD制作的工作人员ღღ★,对方表示ღღ★,“即便中资馆所提供的原始胶片属于公版状态ღღ★,但一旦脱离原始胶片而翻制成“修复版”ღღ★,后者的版权期限就要进行重新计算ღღ★。”这样理解ღღ★,马可-穆勒其实是钻了一个法律空子ღღ★:他从资料馆搞到“公版”胶片ღღ★,在没有与资料馆签署有效合同的情况下ღღ★,制作了带有单独版权的“修复版电影”ღღ★;他即便再把“公版”胶片还回去ღღ★,自己也握有这10部电影的版权了ღღ★。而且那些年代久远的“公版”胶片ღღ★,尤其是负片ღღ★,则根本不具备直接放映可能ღღ★。很合理的一个推论是ღღ★,当《新女性》原始底片因马可-穆勒而完全损毁之后ღღ★,他手上根据原始底片修复的这个版本自然会价值陡增ღღ★。国内电影修复专家吴觉人先生表示两个男孩子的车图ღღ★,“以当时那个年代的胶片质量而论ღღ★,按其它翻正胶片扫描出来的画质可能仅是用负片扫出来的1/3-1/8ღღ★。而如果用那种放映过很多次的普通拷贝扫描ღღ★,画质差距可能还要大ღღ★。”可见ღღ★,马可-穆勒现在手上的修复版《新女性》几乎已成“孤本”ღღ★,其价值也就不言而喻了ღღ★。
不过ღღ★,《新女性》负片的损毁也给马可-穆勒带来了一定风险ღღ★。据德和衡律师事务所的姚克枫律师介绍说ღღ★,我国的著作权法在划分时分为“著作人身权”和“著作财产权”ღღ★,上文所指的“50年保护期”仅适用于“著作财产权”ღღ★;法律对“著作人身权”的保护则是永久的ღღ★。而“著作人身权”中包括了“保护作品完整权”ღღ★,即保护作品不受歪曲ღღ★、篡改的权利ღღ★。“如果是一些非主观因素导致了电影胶片的损毁ღღ★,那么他实际上侵犯了物品所有方的物权ღღ★。但如果有证据证明ღღ★,这个人是故意损毁的电影负片ღღ★,那么它就相当于是在损毁作者手稿的那类情况ღღ★,这就可能牵扯到侵犯著作人身权的事情了ღღ★,性质就变了ღღ★。”
当然ღღ★,无论马可-穆勒是否有故意损毁原始底片的动机ღღ★,中资馆作为胶片的保存方ღღ★,轻易将珍贵底片送出国门ღღ★,显然也有失当之处ღღ★。这些年因“缺少相关经验”而屡遭“涉外机构”暗算的事例也不仅仅局限在电影领域ღღ★。按目前这件事的信息判断ღღ★,双方都应对《新女性》负片被毁承担部分责任威斯尼斯人60555ღღ★。
马克-穆勒七十年代留学中国ღღ★,后先后担任多个电影节的主席ღღ★,是把中国电影推向世界的第一人ღღ★。对于内地的从业者与媒体而言ღღ★,马克有着“白求恩”般亲民的形象ღღ★。他的中方选片人兼助理说ღღ★,“马克-穆勒先生为中国电影操劳了一辈子”这个光环帮助了他在内地文化领域畅通无阻ღღ★,《新女性》胶片损毁事件的四年后ღღ★,马克-穆勒再次以修复之名得到了一家外国表业高达175万的赞助费ღღ★。这一次ღღ★, 他打算修复谢晋导演的《舞台姐妹》ღღ★。此事后来无结果ღღ★,其原因也众说纷纭ღღ★。不过中资馆的左英强调ღღ★,在中国内地ღღ★,一部电影的修复费用大概15万人民币左右ღღ★。
当记者询问多位业内人士请求置评时ღღ★,更戏剧性的一幕出现了ღღ★。人们对马可的看法出奇的一致ღღ★:“此人做这种事毫不稀奇ღღ★。”一位曾在威尼斯获奖的电影人还讲了另外的桥段ღღ★,马可-穆勒“建议”某内地导演往自己影片中多加“社会阴暗面”ღღ★,并保证这样可以获奖ღღ★。这位导演踌躇满志ღღ★,最终空手而归ღღ★。类似的段子在圈子里总会流传得很快ღღ★,但看起来并未影响马克先生的左右逢源ღღ★。在他们心目中ღღ★,马克-穆勒仍是那位曾经帮助华语电影赢得金狮ღღ★,并在未来日子里继续为我们提供福祉与关注度的“大人物”ღღ★。从“江湖老手”到“意大利的白求恩”ღღ★,到底是谁保护了他的羽毛?
本文所有采访均为记者一手采集所得ღღ★,转载请注明出处ღღ★。此文采访信息源包括但不限于ღღ★:中国电影资料馆ღღ★,普拉达基金会ღღ★,马可-穆勒及其中方选片人ღღ★,姚克枫律师ღღ★,吴觉人ღღ★,妖灵妖ღღ★,太平梳打ღღ★;特别鸣谢ღღ★:徐元ღღ★。
创办于1932年ღღ★,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的电影节ღღ★,即世界上第一个国际电影节ღღ★,号称“国际电影节之父”ღღ★。
